拉拉袖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资,大明求生记,拉拉袖,一起看文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庐州知府衙门正堂,章子俊手里拿着一个用竹子编制后,又用宣纸糊成的喇叭在喊话:“各为父老乡亲们呐!今日前来本府的都是咱们庐州城中有头有脸的员外、富商、大户人家,平日里为庐州、为家乡父老出力不少,在此本府感到欣慰,也感到能为庐州出一份力的荣幸,有道是自家富不算富,一人乐不如众乐乐,先富带动后富嘛,自古道,修桥铺路积阴德,也为子孙行方便,现在庐州城垣坍塌严重,西面威武门外桥梁失修,所以本府想把此桥修一坐能过马车的平桥,宽一丈二尺,无奈府中无银整修,所以召集各家有力出力,有银出银,集资兴建此桥,给各家的好处嘛,由本府出面,凡是为建桥出银的不论多寡,等桥建成后,在桥的两头竖立石碑,刻上出银之名讳,出银最多的一家,在桥中间竖一牌坊,上有“为国为民”匾额,下有“光照千秋”字样,在柱子上刻上所捐数目及善人生平,家族之荣耀,表于怀念之意。”

话刚落下,底下所有前来的这些人,全部在交头接耳,翁翁声一片,啊,啊,原来如此,修桥可不是小数目… … ,李掌柜啊,你们东家有钱,这样的荣耀求不来的,现在机会来了啊… … ,哎,没听知府大人说了吗?出银最多的一家才能有牌坊,本人没指望了… … 要说最有钱的当属城中万家了… … ,要我看啊,也说不定是谁家,重要是能舍得出银… … ,哈哈,这话算是说道点子上喽… … 。

在古代,有钱的人家所缺少的就是扬名立万,特别是那些钱多的没处花的大商户,有官家背书能为家族立一个牌坊,那是做梦也不该想的事,唉呀,这一次机会来了。

目前的大明,虽然没有打压经商行商的法令,可是商人的社会地位普遍低下,自正统年起,各地商贾在流通中兴起成了富商大贾,为自己寻求政治地位找途径,恰巧同时因为明朝朝政受限、一定程度上需要跟官府合作,从而让他们实现身份的提升,开始登上政治舞台。通过捐官买官,商人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,早在明朝建设初期,朱元璋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,对于商人采取了一系列低税的政策。之后明朝经济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。虽然之后朱元璋对于商人进行了一定限制,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发展中的商业。

相反,随着大力推行措施建设,大明国库有些入不敷出,需要寻找更多的财政收入。朱元璋在位期间修建皇宫建、建陵墓、修筑交通线等都需要很大的财政支出,为此他对于商人的税收开始逐渐增加。然而在之后发生的一件大事,连使得朝廷不得不通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穿越古代,经商失败的我只好造反

和国宝夺笋失败

大唐直播间

沅子宝贝

夫君热衷于给我捧场

睡神再世